“互联网+”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刻激起千层浪,专家学者们展开热烈讨论,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先后发布“‘互联网+’研究报告”,讨论这一新的国家战略带来的美好愿景与机遇。
一、“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挑战
1.个人消费者层面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贡献者,在个人贡献信息的同时,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2011—2014年,已确认被泄露的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就多达11.27亿条,非法采集、窃取、贩卖和利用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不断“做大”,2014年支付宝前员工非法贩卖超过2G的个人信息,以及携程网的“安全门“事件,都引起广泛关注。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信息滥用的问题,商家广告商不遗余力地收集个人信息用于精准营销;其次,信息泄露使得网络攻击目标更显著,攻击者搜集获得个人社交网络、邮件、微博、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使目标更容易被锁定;最后,基于这些感敏信息的网络欺诈将会有更好的针对性和欺骗性,更高的成功率,对个人的财产甚至人身安全产生极大风险和挑战。
在线支付安全将是个人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风险。2014年2月,淘宝被爆出现重大安全漏洞,黑客通过搜索引擎,无需密码即可登录淘宝用户账号,直接获取用户的账户余额、交易记录等信息;3月,携程网因安全支付日志存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引发一场“换卡潮”。“互联网+”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互联网化,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和支付转移至互联网,这将使用户的财产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和挑战,尤其近年来移动支付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2014年我国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2.17亿,比2013年增长了73%,移动支付虽然便捷,但手机等移动设备内置的安全保护非常有限,同时3G、4G、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多样性和不成熟性也加剧了移动支付被攻击的威胁。
(1)传统行业多样化导致信息安全问题的复杂化
(2)CPS(cyberphysicalsystem)安全问题
3.管理层面
从法治规律的角度来说,法律通常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法律所反映的往往是稳定的既存社会格局。李克强总理近日在泉州企业视察时说:“互联网+”未知大于已知。这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未来无限的空间和机遇,但是对于法律及监管机构而言则是非常大的挑战:一方面,“互联网+”的新业态可能带来新的问题,需要法律规制;另一方面,新的业态刚刚萌芽,其未来的发展存在无限的可能性,人们对其认知也有限,如果贸然规制,则可能极大地限制其发展。如何在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中间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对监管机构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对于过去一直远离“互联网”的传统行业,如农业、卫生、制造业等,信息安全知识匮乏,信息安全意识极为薄弱。而保障信息安全,除了技术手段和法律监管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本身的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制定正确的安全操作流程、权限管理、安全评审等对于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将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健康推进的一大风险和隐患。其次,“互联网+”对应的是企业传统技术构架、商业模式及组织方式的变革,这必然要求观念及意识的变革,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这将是一个长期且充满阻力障碍的艰辛过程。
二、“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机遇
“互联网+”的进程将会是一个不断数据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及各类社会组织将卷入这一进程,从而产生并积累丰富及全面的大数据,包括企业经营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等,这些数据能够折射不同社会主体的行为特征及规律,为社会治理,政策制定,甚至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从而极大提升信息安全管理的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2009年google的几位工程师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探讨基于网络搜索数据的流感发病率监测成果后,针对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经济行为监测及预测研究成为热点。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平台去分享信息,表达诉求,每天传播与这些平台上的数据量高达百亿甚至千亿条,这些数据对于政府收集民意动态,监测社会舆情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的监测方法,这些数据具有实时性强、覆盖面广,信息类型多元化等特点,有助于政府更快速高效准确地制定政策策略,在宏观层面上会对社会治理及信息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大数据技术对于预测及打击犯罪同样具有不错的效果,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化分析和预测性分析将会是大数据警务的两个热门领域,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犯罪预防领域的预测型分析能够显著降低犯罪率,例如洛杉矶警察局利用大数据分析软件成功地把辖区里的盗窃犯罪降低了33%,暴力犯罪降低了21%,财产类犯罪降低了12%。
2.“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市场潜力巨大
三、结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战略为信息安全领域带来从观念意识,到技术、管理、法律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全新挑战,但同时,传统行业的在线化数据化也为社会舆情监测、企业决策、犯罪行为的预测识别提供更多的有效数据,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机会,面对“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需求的大幅提高和升级,如何把握时代机遇,为“互联网+”时代整个社会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信息安全领域需要思考的新课题。